给自己找点乐子这件事
搭建完博客就要多督促自己花点时间在这里,坚持做一点有意思或没意思的思考和记录。
前一阵子的某个夏日周末,持续了一段时间的阴雨天后。凌晨迷离中还听到一阵阵沙沙的雨声,再醒过来就看到群里有人@我出门骑车,说的是天气很好,已然放晴。我又揉揉惺忪的眼睛没回复继续睡了。等再醒来已经有人发骑车上路和上山拾菌的视频和图片了。
Source: Pexels
虽然自己当时没去,但是今年来像这样周末,有点空我都会在城市周围走走,上山让风给我拂面,走一条没有目的的山路,看到一些熟悉且久违的植物。由亲近自然找到点乐子的感受,也会让我感觉到有些欣然。
说起今年开始把日子过得这么懒散,在我停止写Blog的这么多年里。简直不可思议。
消失的那几年都在干甚
我记得在2015年到2018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我每天起来都有一种蹿入人河再并入车河的感受。当时并未察觉,只是再人人行色匆匆的表象里得到一些满足——啊,这可能就是我们该有的节奏吧。那些日子里我很少再做一些记录。停更了博客、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大家用微博简短的记录和碎碎念,也习惯了更为封闭的朋友圈晒吃喝玩乐和情绪发泄。
那几年我经常在成都——昆明之间穿梭,有时候周五下班最后一个走,直接从公司打车到机场,回到昆明吃个宵夜,第二天能带带娃。周一一早最早的航班,到了成都下飞机打车回公司,大概率也是第一个到公司。我常常想那个时候除了给航空公司扎扎实实的提升了一点点微不足道的业绩。好像对自己公司情况也没什么影响——尤其是没有正面的影响。
当时觉得满满当当,现在看来,有点不负责任的瞎折腾。不管是事业方向的不明朗还是个人精力的投入都有些失去焦点。后来回到了昆明,来去没有那么频繁了。
2018年回到昆明以后,本着折腾一下,咸鱼翻个面继续煎的精神。正式开始专心运营自己的公司。在节假日我还是会出门走走,期间去了香港、台湾、泰国,甚至还办了去英国的签证(后因疫情没能成功出行)。
那个时候的乐子就是到处走走。希望不同的地方代入自己不为人知的身份,观察了解和感受他们的生活。即便有时候好像也没什么深刻感受,就是行色匆匆各自过着各自的生活,生活中也不是时时透露着一种令人参透的禅意。又即便常让我感觉无用,但是这也是一种无用的乐子,至少是一种乐子。
每个人都该给自己找点乐子
我常常跟喜欢钓鱼、露营、玩车、打游戏、或者把玩什么奇怪玩意儿的朋友说:我好像没什么爱好和乐趣。家里人也偶会埋汰我不太有生活情调。
但时至今日,疫情已经困住我们第三个年头了。如果没点乐子,眼前不乐观的疫情防控、低迷经济和KUSO政治形态是很容易让像我们这样习惯了搭乘增长快车的人感到迷茫的。
所以还是需要给自己找点乐子。找到生活中的透气孔。
首先用来应对的是疫情大环境不能跨境跨省跨市漫游。在大家习以为常的自由出行被限制的情况下。活动范围被极速缩小。其次,这两年来见过太多(包括自己在内)苟延残喘的朋友都感受到非增长的大环境对小微组织和个体的影响已经越来越明显。再者所谓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个体可能还是好好给自己作个茧用一些小乐子自缚方可避开大浪的冲击。
大多数人过着受变幻莫测的命运所掌控的随遇而安的生活。很多人受迫于其出生的境遇和生活的必需而保持一条笔直且狭窄的生活道路,在这条路上,没有向左转或者向右转的可能。– 毛姆
Comments are not allowed🤫
Let the good times roll😈